俗話說養殖苦,養殖累,養殖一天活受罪。需要養殖戶們操心的事情太多了,禽畜的生長狀況、銷售、排泄物的處理等等。但是只要科學喂養,禽畜總能健康長大;經濟水平提高,禽畜的需求量也逐漸增大,銷售不是問題。唯獨排泄物的處理真的是個難題,無處排放且極易腐爛發酵,臭味熏天,嚴重影響了周邊的居住環境,被投訴時常發生,甚至一些養殖戶因為不能正確處理禽畜的排泄物而被迫關閉。怎么辦?只能關閉辛苦建立起來的養殖場嗎?別急,排泄物經過簡單處理就能制作成優質的有機肥。制作過程中需要哪些設備呢?我們來看下:
一、發酵設備
有機肥制作最重要的流程就是發酵,排泄物必須進行徹底的發酵和腐熟。
常見的發酵設備有槽式翻拋機、履帶翻拋機、鏈板式翻拋機、輪盤式翻拋機、發酵罐等。
翻拋機主要是替代人工進行堆肥的翻拋,不能提高發酵的進程,發酵周期在35-60天左右,并且占地面積較大。
發酵罐能極大地提高發酵效率,發酵周期一般在7天左右,并且占地面積小,缺點是設備投資成本較翻拋機高。
臥式發酵罐
二、喂料機
排泄物經過徹底地發酵腐熟,就能稱作有機肥了,可以先將其堆放在腐熟區,等有需求時,通過鏟車或輸送帶運送到喂料機暫存。
喂料機
三、粉碎設備
經過發酵腐熟后,會有一些結塊,施用效果不好,所以需要進行粉碎。
粉碎機
四、篩分設備
經過粉碎的有機肥,最好還是使用篩分機進行篩分,將不合格的大顆粒狀有機肥再進行一次粉碎。
準備發貨的篩分設備
五、包裝設備
如果有機肥是自用或散裝售賣,可以不使用包裝設備。
包裝機
上述的設備配置是粉狀有機肥生產線,適用于日產5噸-10噸排泄物的養殖場;如果排泄物日產10噸以上,建議配置顆粒狀有機肥生產線。